“ 伏羲门元气导引
古艾灸
艾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,是通过艾绒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、温熨,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,通过经络的传导,以起到温通气血、扶正祛邪,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。
伏羲门元气导引古艾灸传承千年,依据一气周流理论,创新发展形成的一种内病外治的中医艾灸方法,安全舒适,补泻兼具,效果卓越,人人可学,受众广泛。
伏羲门中医学术教育即将开设技能培训课(元气导引艾灸、元气导引刮痧、元气导引整脊等疗法),预报名学习的朋友们请咨询:
彭老师 18900722362
立即咨询
01
问
灸后皮肤发痒,是怎么回事?
答
灸后皮肤发痒,说明体内有风邪,是风邪外排的一种表现。
02
问
艾灸是不是真的能治百病?
答
我们希望大家客观、冷静的看待灸疗,它是可以治百病,我们至少就掌握了200多种疾病的灸疗方法,但是,灸疗不是对每种疾病都100%有效,这有一个概率的问题。比如痛经、肾虚腰疼、脾胃不和等治愈率就达98%以上,颈椎病、腰椎病等可达70%-90%,子宫肌瘤、宫颈糜烂相对治愈率低点。
03
问
纯艾条和药艾条到底哪种效果好?
答
艾叶中纤维质较多,水分较少,同时还含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具有透皮入骨的作用。通过燃烧艾叶刺激身体表面一定的穴位,可以达到温经散寒、疏通经络、活血化瘀、镇痛止痛、回阳举陷、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。但是艾叶对有些方面作用明显,对有些方面就弱一些,这时就需增加一些其他中药成分加以补充和辅助,使其发挥更明显的作用。中医用药讲求“君臣佐使”,就是所谓的“方子”。意思就是哪味药为主,哪味药为补充,哪味药为辅助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。例如:
穿山甲
性味:味咸;性微寒
归经:入肝、胃经
入药部分:穿山甲的鳞甲
功效与作用:活血散结;通经下乳;消痈溃坚。主血瘀经闭;症瘕风湿痹痛;乳汁不下;痈肿;瘰疬。用于经闭癓瘕,乳汁不通,痈肿疮毒,关节痹痛,麻木拘挛。
红花
红花的花入药,通经、活血,主治妇女病。
性味:辛,温。
归经:入心、肝经。
功能主治:活血通经,去瘀止痛。治经闭,症瘕,难产,死胎,产后恶露不行、瘀血作痛,痈肿,跌扑损伤。
04
问
我今年得了肩周炎,疼的不得了,请问灸哪几个穴位?
答
灸大椎、肩井、天宗、肩髃、肩臑、曲池;风盛者加外关、风池;寒盛者加合谷。治愈率达92%。
05
问
乳腺增生艾灸效果如何?选哪些穴位?
答
艾灸香灸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,一般4-5次就会有明显效果小增生肿块的消得快,大的慢一点,大的先变软,再变小,再就消除了。穴位选:膻中、食窦、天池、乳根、鹰窗、足三里。
06
问
月经不调怎么艾灸?
答
归来、血海、三阴交、足三里、命门、关元、中极和阴陵泉,每次选3-4个穴位,分组轮流施灸。
07
问
失眠怎么调理?
答
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是:
1、思虑过度、心血亏损;
2、房劳过度,伤及肾脏,以致阴虚火旺,心肾不相交;
3、还有情志抑郁肝火上扰,神志不宁;
4、饮食不节,导致脾胃不和。
艾灸治疗失眠:神门、心俞、肾俞、百会、足三里、太溪;肝气郁结加阳陵泉、太冲;肝肾阴虚加三阴交;水饮痰浊加丰隆、中脘;肾阳虚加命门、关元、气海;肝脾不和加肝俞、脾俞;心脾两虚加脾俞、三阴交。
08
问
眼袋很大灸哪里?
答
中医认为“上眼皮为脾所主,下眼皮为胃所主”,所以眼袋和胃气虚有直接关系,灸胃俞、中脘、梁门、足三里、四白、关元。
09
问
高血压10多年了,应该怎么灸?
答
灸大椎、肝俞、肾俞、三阴交、太溪、太冲、涌泉、风池和合谷。
10
问
过敏性鼻炎灸什么穴位?
答
风池、肺俞、印堂、迎香、合谷、足三里。
11
问
脸抽动灸哪些穴位好?
答
翳风、颊车、地仓、阳白、合谷、足三里、内庭。
12
问
从腰部到整个下半身都痛,灸哪些穴位管用?
答
肝俞、胃俞、肾俞、次髎、期门、关元、三阴交、太溪、太冲。
13
问
手足一年四季发冷,冬天和冰块一样,怎么艾灸?
答
灸心俞、胃俞、肾俞、次髎、关元、内关、合谷、后溪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太溪。
14
问
鼻子经常性出血选哪些穴位?
答
上星、迎香、合谷、少商、内庭、三阴交、复溜。
15
问
胃胀、胃痛、胃反酸灸哪里?
答
主穴:中脘、神阙、天枢、气海、内关、足三里;
配穴:脾俞、胃俞、肝俞、公孙。
16
问
为什么有人艾灸后想睡觉,有人又特精神?
答
人体阴阳和谐才有睡眠,艾灸完以后机体会自我调节,不同的机体状态会出现不同的结果,原来阳气偏虚的灸补阳气后会有困倦感;原来阴气偏虚的灸补阳气后会更加精神。但是长期坚持艾灸后阴阳会归于平衡,所谓阴中求阳、阳中求阴,这样就不太容易出现困倦或者倍儿精神了。
17
问
眼睛经常血红血红的,很干涩,灸哪里?
答
肝俞、阳白、合谷、光明、太溪。
18
问
肺气虚,喉咙经常有痰是怎么回事?怎么灸?
答
百痰生于脾肾,而藏于肺,治痰,治肺为治其表,治脾肾才是之根本。灸肺俞、脾俞、肾俞、命门、中脘、关元、足三里、太溪曲池和三阴交。
19
问
我想减肥,不知道灸法管用不?
答
肥胖和脾胃不和有直接关系,灸胃俞、天枢、中脘、关元、梁丘、足三里就可以。
20
问
介绍一下水肿的病因,该怎么艾灸?
答
水肿分阳水和阴水两种,阳水是指发病迅速,起初面部微肿,继而遍及全身,皮肤光亮,胸中烦闷;阴水是指水肿渐起,开始足面微肿,继而头、面、腹部也肿,小便不利,大便糖稀,喜暖畏寒,时消时肿;阳水发病快,从面部开始;阴水发病慢一些,从足面开始,遍布全身。
灸水道、水分、气海、三焦俞、膀胱俞、足三里、三阴交,阳水加肺俞、合谷;阴水再加脾俞、胃俞。
21
问
我患子宫脱垂症多年,艾灸管用吗?
答
灸大椎、肾俞、命门、次髎、长强、关元、气海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会阴、照海。
22
问
慢性盆腔炎灸哪些穴位?
答
灸膀胱俞、关元、中极、维胞、阴陵泉、三阴交、行间。
23
问
颈椎病灸哪里效果好?
答
大椎、天柱、风池、大抒、肩髃、肩井、后溪。
24
问
蛋白尿该怎么灸治?
答
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,灸肾俞、命门、次髎、中脘、关元、中极、复溜、三阴交 。
25
问
我经常大腿两侧冰冷,怎么灸?
答
灸肾俞、次髎、关元、阴陵泉、委中、三阴交、涌泉。
26
问
小孩晚上睡觉盗汗,能灸吗?
答
灸大椎、身柱、合谷、足三里。
27
问
我有子宫腺肌症,每个月都要疼的死去活来好多天,灸哪里?
答
灸命门、次髎、长强、关元、中极、曲骨、归来、气冲、三阴交。
28
问
小孩强身保健灸哪些穴位好?
答
小孩保健灸的要穴是身柱穴,身柱含有全身支柱之意,作用是通阳理气、祛风退热、清心宁志、降逆止咳,对小孩有强身保健的作用。
29
问
我知道任督二脉是人体备用仓库,疏通任督二脉灸哪些穴位效果最明显?
答
作为保健灸,灸背部大椎、肺俞、心俞、肝俞、胃俞、肾俞,正面灸膻中、中脘、神阙、关元、气海,就可疏通任督二脉。
30
问
涌泉穴的作用是什么?
答
涌泉穴是老年保健灸的一个要穴,主要的功能是:宁神开窍、补肾益精、舒调肝气。
31
问
手脚经常出汗怎么办?
答
手脚出汗是心燥热的一种表现,可灸内关、合谷、三阴交、太溪。
32
问
尾椎骨疼了几个月,现在不能坐,怎么办?
答
灸肾俞、命门、次髎、长强、会阳、环跳、委中。灸次髎时一定要出现循经感传,热量要传导至脚心。
33
问
艾灸时热量如果不向远端传导应该咋办?
答
有些人经络闭阻,有些人感传敏感度不高,原因很多,但是只要坚持施灸,一般都会慢慢出现热量向远端传导现象,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循经感传现象。可以采取通关过穴的方法,一点一点引导,一旦出现明显的循经感传,气至病所,疗效和效程都会增长。
34
问
感冒、鼻塞、流清涕,灸哪里?
答
风池、外关、风门、大抒、曲池。大椎是解决风寒感冒的特要穴。
35
问
痛经、闭经可以艾灸吗,应该做什么穴位?
答
闭经:关元、中极、归来、三阴交、肝俞、脾俞、肾俞、血海;
痛经:关元、中极、曲骨、归来、三阴交、脾俞、肾俞,痛经只能经期灸,也最有效,这是唯一经期施灸的病症。
36
问
手持灸和工具灸哪种效果好?为什么?
答
手持顺时针转圈灸,灸火可以带动气在体内旋转,形成巨大的气冲压,冲破瘀阻点,达到疏通经络,祛病保健的目的。手持灸是主动祛病,而工具就是静止的,被动的。手持灸热量向远端传导的更快、更明显,这就是循经感传现象。火车跑得快,全凭车头带,车头是什么?就是动力,手持灸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。而激发敏感的循经感传,才能提高疗效。
37
问
爱打嗝是什么原因?能灸吗?
答
打嗝多由饮食不节,食滞停饮;气郁不畅,胃失和降;久病气衰,脾胃虚寒,导致胃气上逆;或者暴怒气逆,胃膈气逆不宣导致。治疗的方法是:和胃舒膈,理气降逆。
灸膈俞、膻中、内关、足三里、太冲,然后轻柔听宫穴。
38
问
上脘、中脘、下脘的各自功用是什么?
答
上脘、中脘、下脘三穴同属任脉且位置相近,处于中焦胃脘部,都能治疗胃脘部病变,但是功能却同中有异:
上脘:偏于抑冲降逆,主要治疗中焦胃失和降所致的上逆呕呃诸症,尚可宽胸利膈,治疗上焦气机不利等症;
中脘:重在和胃理气,在健脾和胃、益气消积的同时,主要调理肝胆脾胃气机不利诸症;
下脘:偏于消导通降,能将胃所受诸邪通过下传肠腑消散,给邪以出路,所以长于治疗胃肠气机不通诸症。
简单说就是如果胃脘部不适,有呕吐、呃逆等症状的用上脘;有胀满、积滞等症状的用下脘;
而脾胃不和或者肝脾不和所导致的上腹疼痛、泄泻、便秘等症状用中脘。临床可以辩证选取单穴,也可三穴同用。